全国200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学概论试题
作者 湖北成教自考网
来源 湖北成教网
浏览
发布时间 18/05/28
课程代码:0064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个人与个人之间的面对面的信息交流,通常被称为( ) A.自我传播 B.人际传播 C.群体传播 D.组织传播 2.传播学有许多分支,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分支是( ) A.自我传播学 B.人际传播学 C.组织传播学 D.大众传播学 3.在研究方法上,拉斯韦尔的贡献是倡导并亲身实践了( ) A.实地调查法 B.内容分析法 C.控制实验法 D.个案研究法 4.与卢因一样,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传播学领域的学者是( ) A.施拉姆 B.拉斯韦尔 C.拉扎斯菲尔德 D.霍夫兰 5.拉斯韦尔模式的第4个环节是( ) A.谁 B.说什么 C.通过什么渠道 D.对谁 6.德福勒模式对申农-韦弗模式最重要的修正是加入并突出了( ) A.反馈 B.信息的发生 C.噪音 D.信息的接受 7.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主要是乱数表法和( ) A.等距法 B.抽签法 C.分层法 D.定额法 8.编制问卷首先需要设计提问项目,这种设计包括若干步骤,其中第一个步骤是( ) A.确定指标 B.课题分析,提出假设 C.测定指标 D.寻找变项,编制提问 9.皮亚杰认为传播具有两种功能,一是自我中心性的功能,一是( ) A.娱乐性功能 B.工具性功能 C.社交性功能 D.宣传性功能 10.赖特把拉斯韦尔提出的社会遗产传递功能称为( ) A.社会化 B.信息化 C.系统化 D.知识化 11.按照卢因的观点和施拉姆的说明,下述人员中属于把关人的是( ) A.记者 B.教师 C.编辑 D.A、B、C都是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21.拉扎斯菲尔德对传播学的主要贡献是( ) A.提出了大众传播科学的概念 B.创建了二级传播理论 C.亲身实践了实地调查法 D.对传播的技巧进行了总结 E.将他人的成果系统化 22.奥斯古德和施拉姆认为,每个传播单位都具有若干功能,它们是( ) A.编码 B.译码 C.控制 D.发信 E.受信
23.下述选项中属于贝雷尔森提出的内容分析基本单元的是( ) A.主题 B.段落 C.特质 D.篇目 E.关键词 24.麦奎尔认为传播具有若干功能,它们是( ) A.传递文化的功能 B.娱乐功能 C.发展个性的功能 D.信息功能 E.与社会整合的功能 25.在各类大众传媒的竞争中,报纸求生存与发展的对策是( ) A.加强时效性 B.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C.增加分析性报道 D.注意新闻的“可读性” E.在信息容量优势上做文章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26.传播学研究大体可分为两个学派,一是以美国为中心的_________________,一是以西欧为中心的批判学派。 27.奥斯古德和施拉姆认为,传播的参加者,无论个人还是团体,都可以看作是_________________。 28.问卷是一组有机联系的提问所构成的表格,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的调查。 29.拉斯韦尔认为,_________________和学校在使社会遗产世代相传方面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30.巴斯所说的“双重行动”,一是指新闻采集,一是指_________________。 31.在传播学研究中,通常把扩大人类信息交流能力的传播中介物称为_________________。 32.广播、电视受众调查中采用的即时式电话询问法,只能获得瞬间视听率数据,而不能获得_________________视听率和累计数据。 33.霍夫兰等关于如何对待失足少年的实验证明,信源的_________________与说服效果有着密切的关系。 34.“沉默的螺旋”理论认为,当一个人发现自己对某个问题的观点属于“________ _________”意见时,这个人在一般情况下会屈从于环境压力而沉默或附和。 35.罗杰斯认为传播学传统学派具有五个特征,即经验的、_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主义的、具体实证的和注重效果研究的。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库尔特·卢因 37.反馈 38.“实验组” 39.“授予地位” 40.《媒介即讯息》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概述传播学与新闻学的区别。 42.简述传播的控制研究中“控制”的含义。 43.为什么说“魔弹论”是错误的? 44.格伯纳等对电视暴力内容与青少年犯罪的研究得出了什么结论? 45.概述传统学派与批判学派在研究方法上的差异。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对一个社会来说,为什么要正确控制信息流量?为了正确控制社会信息流量,需要采取哪些对策? 47.认知不和谐理论(即认识连贯论)是怎样解释受众的选择性因素的?这种解释能否成立?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