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037 ![]() 23.马克思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异化劳动在美学上的两种意义,即( ) A.既批判丑,又肯定美 B.既制造丑,又创造美 C.既扬弃了丑,又消解了美 D.丑中有美,美中有丑 24.马克思主义美学在探讨艺术的本质问题时,首先强调( ) A.艺术作为观念形态对生活的审美反映 B.艺术作为上层建筑对于经济基础的依赖关系 C.艺术作为意识形态必然具有阶级性 D.艺术必须服务于工人阶级的解放斗争 25.美的本质问题的核心是( ) A.人的本质与美的本质之间的关系问题 B.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 C.人类审美感官与世界历史的关系问题 D.事物审美属性如何在实践中生成的问题 26.托马斯·阿奎那认为:“事物并不是因为我们爱它才成为美的,而是因为它是美的与善的才为我们所爱。”这一观点表明,作者理解美的角度是( ) A.客观事物自身的属性 B.人的主观心意状态 C.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 D.人类的审美需要 27.原始时代的狩猎民族虽然住在花卉极其丰富的土地上,却决不用花做装饰。这一现象说明( ) A.美取决于人的主观心意状态 B.美在移情 C.美依存于人们的生活实践 D.美取决于距离 28.在西方美学史上,真正严格地区别了美感和快感的美学家是( ) A.德谟克利特 B.休谟 C.博克 D.康德 29.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说不同于柏拉图“美在理念”说的主要特点是( ) A.突出了美的感性因素 B.强调了美的理性内容 C.注入了辩证法的精神 D.更具有思辨的意味 30.艺术操作中技与道的完美结合,在中国古代书画理论中常被称为:( ) A.心手相应 B.刻镂无形 C.胸有成竹 D.气韵生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选项中有二至五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无分。 31.下列诗句所包含的意境为无我之境的有( ) A.“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B.“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 E.“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2.布莱克说:“从一粒沙里看一个世界”,这说明审美是( ) A.感性具体的 B.以小见大 C.个别性与普遍性的统一 D.透过现象看本质 E.直观个别的形象 33.狄德罗认为“美在关系”,他所说的关系主要包括( ) A.一事物自身在内在结构上的秩序、安排、对称等关系 B.一种事物与其它事物的关系 C.由想象力移植到物体上的关系 D.事物与人的关系 E.在虚拟世界里创造出来的关系 34.李泽厚认为,美的特点主要有( ) A.典型性 B.观念性 C.客观社会性 D.主客观统一性 E.具体形象性 35.美学思想不同于审美意识的特点主要在于( ) A.它以直观的形式存在于人的心理意识层 B.它以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籍文献之中 C.它是对人自身审美需要的把握 D.它是对客观事物审美属性的反映 E.它具有理论观点和概念范畴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36、37小题每题3分,38、39小题每题4分,共14分) 36.寓教于乐 37.美学研究的对象 38.生命的机械化 39.集体无意识说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为什么说车尔尼雪夫斯基“美是生活”的命题符合生活的常识,却不符合生活的辩证法? 41.简述喜剧性的效果 42.简述美育与体育的区别与联系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分,共26分) 43.以李益《江南曲》为例,试分析对比联想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 附诗:嫁得瞿塘贾,朝朝误妾期。 早知潮有信,嫁与弄潮儿。 44.画家郑板桥曾这样描述自己的创作过程:“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题画》)请结合艺术意象的孕育与生产过程,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全国2002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40、41小题每题7分,42小题6分,共20分) 40.(1)生活中有美也有丑,有悲也有喜,不能简单地把一切生活都看作是美的,更不能把美定义为生活。 (2)车尔尼雪夫斯基一方面说凡是能够显示现实生活的都是美的,另一方面说只有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才是美的,这样,同一个命题就出现了矛盾。 (3)主观上的喜欢与生理上的满足是“美是生活”在理论上的两根支柱,前一方面容易滑向主观唯心主义,后一方面则容易走向庸俗的生理学观点。 41.(1)喜剧性的笑是人类才有的心理现象。 (2)笑的感情必须与是非判断无关,与强烈的憎恶之情不相容。 (3)笑要有共鸣,是在一定的社会圈子里产生的。 42.(1)区别: 方式不同,体育以锻炼身体为主,美育以情感教育为主。 目的不同,体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健康体质,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审美能力。 (2)联系: 现代健康的特征是身心协调,体育不仅有生理学特征,而且有心理学特征。身体的运动促进着心理的发展和提高。 美育中的情感活动促进着身心的全面发展。 ③体育本身也是美育的一种途径,使运动者和观赏者产生强烈的审美体验。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43小题12分,44小题14分,共26分) 43.(1)联想使得美感比一般动物的快感更加丰富多彩。 (2)联想使得既有对象变成含蕴丰富、生生不已的审美意象。 (3)联想使得美感在时间和空间两个领域得到拓展。 (4)分析出“瞿塘贾”与“弄潮儿”的对比联想。 44.(1)艺术创造的核心是意象的生成,郑板桥的话即描述了这一过程。 (2)艺术意象的生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意象的孕育与意象的生产。 (3)意象的孕育起源于主体与客体的感性相遇。客观事物在这种相遇中从美的角度展示自己,主体则激发起创作的冲动。 (4)意象的生产意味着艺术家心中的意象得到了物态化和物化,内在的意义转化成了外在的形式符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