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00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传播理论与技巧试题
作者 湖北成教自考网
来源 湖北成教网
浏览
发布时间 18/05/28
一、单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干 的括号内。多选不给分。每题1 分,共10 分)
1、具有传播需求的个人或集团,谓之 ①信息源 ②信息 ③信道 ④信宿 2、传播学的研究是从 ①自身传播学开始的 ②人际传播学开始的 ③大众传播学开始的 ④组织传 播学开始的 3、传播学是关于人的 ①行为的科学 ②语言的科学 ③心理的科学 ④思想的科学 4、参加传播过程的双方,一方主动施加影响,另一方被动受影响的面对面的口语传播活动,叫做 ①单身直接口语传播 ②双向直接口语传播 ③间接口语传播 ④直接口语传播 5、组织内各部门之间或同一部门的不同层次之间的信息传播,谓之 ①上行传播 ②下行传播 ③平行传播 ④交叉传播 6、把新闻的重点或结论放在最前面,然后按事物重要性递减的顺序写作,这种结构形式叫 ①并开式结构 ②散文式结构 ③倒金字塔形结构 ④金字塔式结构 7、“新闻洞”这一概念的提出者是 ①拉斯韦尔 ②施拉姆 ③索尔兹伯里 ④奈斯比特 8、受传者心理上的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这三种选择性因素的提出者是 ①克拉帕 ②拉斯韦尔 ③施拉姆 ④马斯洛 9、信息传递理论的创始人是 ①霍夫兰 ②拉斯韦尔 ③费斯汀格 ④施拉姆 10、“大众传播的个体差异理论”的提出者是 ①拉斯韦尔 ②戈培尔 ③德福勒 ④施拉姆 二、多选题(在本题的每一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请把你认为正确答案的题号,填入题 干的括号内。少选、多选不给分。每题1 分,共10 分) 1、下列行为属于社会传播的是,人和人之间相互交换(流) ①信息 ②思想 ③感情 ④知识 ⑤技术 2、下列因素属于社会情境的是,传播双方的 ①社会地位 ②社会角色 ③亲密程序 ④年龄 ⑤政治背景 3、信号的基本要素是 ①主体 ②信号 ③客体 ④概念 ⑤物体 4、非言语传播的具体形式有 ①动态身势 ②静态姿势 ③类语言 ④文字 ⑤笔头语言 5、费斯汀格认为,人际传播具有以下功能 ①传递思想 ②传递信息 ③满足个人心理需要 ④传递情感 ⑤娱乐 6、自我表露是 ①自愿的 ②有意的 ③无意识的 ④真实的 ⑤虚假的 7、印刷媒介的缺点是 ①不如电子媒介迅速 ②不如电子媒介容量大 ③读者受教育程度的限制 ④没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⑤权威性低于电子媒介 8、受众接触大众传播媒介的动机是 ①获得信息 ②排队寂寞 ③好奇心 ④替代式地参与各类社会关系 ⑤情绪(趣)上的解脱 9、信息具有的特性有 ①可传递性 ②可压缩性 ③可扩充性 ④可替代性 ⑤可分享性 10、传播效果的“枪弹论”又称 ①魔弹论 ②两极传播论 ③靶子论 ④有限论 ⑤皮下注射论 三、填空题(每空1 分,共10 分) 1、信息可分为( )信息、初级符号信息和意义信息。 2、( )是指需要信息并对其意义内容发生反应的个人或群体。 3、把传播学作为行为科学来研究的传播学创始人之一是( )。 4、( )是具体的个人在特定开发部下所说的放。 5、双方通过某一中介物而进行的口语传播,叫( )口语传播。 6、申农传播模式又叫( )论的传播模式。 7、按物体载体的不同类型,可将媒介分为符号媒介、一般实物媒介和( )媒介。 8、受众心理的三大原质是暗示( )、感染。 9、认知失调理论的提出者是( )。 10、传播效果主要包括经济效果、( )效果和心理效果。 ![]() |
查看所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