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代码:02387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我国目前采用的高程系统是_______。
2.过管水准器零点的_______叫水准管轴。
3.变形观测的主要内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已知A点高程为14.305m,现欲测设高程为15.000m的B点,水准仪架在AB中间,在A尺读数为2.314m,则在B尺读数应为_______m,才能使尺子底部高程为需要值。
5.大比例尺地形图可用一幅图的_______坐标公里数来编号。
6.水准仪的组成部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
7.用测回法对某一角度观测6测回,第4测回的水平度盘起始位置的预定值应为_______。
8.等高线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设观测一个角度的中误差为±8″,则三角形内角和的中误差为±_______。
10.用尺长方程式为lt=30-0.0024+0.0000125×30×(t-20℃)米的钢尺丈量某段距离,量得结果为121.4090m,丈量时温度为28℃,则尺长改正为____________m。
11.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12.314m,返测为112.329m,则相对误差为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测量直角坐标系中,纵轴为( )。
A.x轴,向东为正 B.y轴,向东为正
C.x轴,向北为正 D.y轴,向北为正
2.在以( )km为半径的范围内,可以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进行距离测量。
A.5 B.10 C.15 D.20
3.水准测量中,设A为后视点,B为前视点,A尺读数为2.713m,B尺读数为1.401m,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视线高程为( )m。
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
4.在水准测量中,若后视点A的读数大,前视点B的读数小,则有( )。
A.A点比B点低 B.A点比B点高
C.A点与B点可能同高 D.A、B点的高低取决于仪器高度
5.电磁波测距的基本公式D=1/2ct中,t表示( )。
A.温度 B.光从仪器到目标所用的时间
C.光速 D.光从仪器到目标往返所用的时间
6.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
A.反符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反符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
C.反符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D.反符号按边长比例分配
7.丈量一正方形的4个边长,其观测中误差均为±2cm,则该正方形的边长中误差为±( )cm。
A.0.5 B.2 C.4 D.8
8.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17m,B点高程为16.84m,AB距离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
A.6.8% B.1.5% C.-1.5% D.-6.8%
9.在自动安平水准仪上( )。
A.圆水准器与管水准器精度相同 B.没有圆水准器
C.圆水准器比管水准器精度低 D.没有管水准器
10.GPS定位技术是一种( )的方法。
A.摄影测量 B.卫星测量 C.常规测量 D.不能用于控制测量
浙江省200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工程测量试题参考答案
课程代码:02387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1985国家高程基准
2.切线
3.沉降观测、位移观测、倾斜观测、裂缝观测、挠度观测
4.1.619
5.西南角
6.望远镜、水准器、基座
7.90°
8.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助曲线
9.14″
10.-0.0097
11.1/7500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C 2.B 3.D 4.A 5.D
6.A 7.C 8.C 9.D 10.B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12分)
1.阐述函数中误差与观测值中误差之间关系的定律。
2.对地物加以说明的文字或数字。
3.进行水准测量的路线。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水平距离,
水平角,
高程。
2.已知距离的测设,已知角度的测设,已知高程的测设,已知坡度的测设,点的平面位置的测设。
3.踏勘选点和建立标志,水平角观测,量边,连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