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中,决定其性质和方向的是( )
2.信念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态度。下列关于信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3.马克思主义认为,除了人间社会之外并不存在什么神灵的世界或天堂地狱,因而人应该在这个唯一的现实世界中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而不是离开社会、离开世界去追求想象中的天堂幻景。因此,马克思主义所讲的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是人类社会之中的一个未来目标,具有( )
4.“失去信念的理想是虚幻的,失去理想的信念是空泛的。”这句话说明,在确立理想信念时,应该( )
5.新时期我国爱国主义的主题是( )
6.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必须( )
7.任何人都从属于一定的社会群体,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这些社会关系的总和决定了( )
8.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 )
9.在社会生活中,人生实践体现出一些价值。其中,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指的是人生的( )
10.马克思主义科学地揭示了道德的起源,认为道德( )
11.马克思指出,在阶级社会中,“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从他们进行生产和交换的经济关系中,获得自己的伦理观念”。这句话说明( )
12.道德建设的核心,体现并决定着社会道德建设的根本性质和发展方向。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13.《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是我国公民应当遵守的( )
14.人类的社会生活可分为三大领域: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和家庭生活。其中,公民在公共生活领域应当遵守的道德准则是( )
15.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自觉遵守规章制度,秉公办事、平等待人、清正廉洁,不谋私利、不滥用职权、不损人利己、不假公济私。这体现了职业道德中( )
16.朱熹说:“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者也。”这句话说明( )
18.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保证是( )
19.国家预防、控制、处理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和突发灾害事故,以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正常的工作和生活秩序,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这属于全新国家安全观中的( ) A.法律规范 B.道德规范 C.政策规范 D.纪律规范
21.法的规范作用可以分为多个方面,其中指引作用是指( )
22.我国法律体系由具有内在联系的法律部门组成,这些法律部门又可以分为实体法和程序法。属于实体法的是( )
23.国家机关按照法定程序,对一定时期和范围的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并重新确定其法律效力的活动是( )
24.法律解释可分为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下列法律解释中属于非正式解释的是( )
25.下列关于法律适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26.法律制裁主要有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三种形式。下列选项中属于刑事制裁措施的是( )
27.行政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行政合法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和( )
28.行政行为有效成立后,行政机关依法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完全实现的效力是( )
29.民事诉讼主体主要包括法院、当事人和诉讼代理人。其中,当事人包括原告、被告和( ) A.工商部门为邻近餐馆颁发《营业许可证》 B.城管部门在对其执法检查中损坏了部分物品 C.卫生部门颁布《加强餐饮服务人员健康检查的规定》 D.劳动部门要求所有企业必须依法与雇员签订劳动合同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发展中形成了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下列选项中,属于这种优良传统的有( )
32.在我国现时代,任何一个具有爱国情怀的人,都应该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 )
33.与法律有所不同,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 )
34.道德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 )
35.公共生活是人们在公共的领域、公有的环境、公用的场所中,彼此开放透明且相互关联的共同活动。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主要特点有( )
36.爱情是人类特有的现象,是人的高度文明的体现。爱情的基本特征有( )
37.下列关于“法治”与“法制”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38.下列关于法的本质和特征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39.法律实施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使法律规范的要求和规定在社会生活中得以贯彻和实现的活动,包括( )
40.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宪法基本原则的有( )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41.简述新时期爱国主义的基本特征。 42.简述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 43.为什么说遵守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必然要求? 44.什么是法律思维?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45.简述宪法的特征。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论述在我国现阶段如何把个人理想融入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追求之中。 47.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道路上的基本关系。试述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怎样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