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这里是湖北自考网

新闻 成考 远程 自考流程 网站地图

QQ群
微信
手机端
您当前所在位置:湖北成教自考网 > 自考招生 > 自考专升本 > 本科公共课 > 模拟试题 > 正文

2009年10月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模拟试卷和答案(四)

作者 湖北成教自考网 来源 湖北成教网 浏览 发布时间 18/07/09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0分)
1.1950年2月,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
A、《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B、《中苏友好条约》
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中苏同盟条约》
【正确答案是】:C
2.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共中央领导集体开展的一次广泛而深入的对经济工作的调查研究,其理想成果就是()
A、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的形成
B、《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形成
C、中共八大政治报告的形成
D、“双百”方针的形成
【正确答案是】:A
3.《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在社会主义政治建设方面,提出共产党和其他民主党派要实行()
A、“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
C、“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
D、“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的方针
【正确答案是】:B
4.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被概括成为()
A、“阶级斗争扩大化”的理论
B、“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
C、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
D、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理论
【正确答案是】:B
5.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的起点是()
A、中共十一届二中全会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
D、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正确答案是】:B
6.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是()
A、《关于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B、《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通过
C、《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的通过
D、《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的通过
【正确答案是】:B
7.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
C、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D、建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正确答案是】:A
8.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历史转折点的是()
A、遵义会议
B、八七会议
C、三湾改编
D、党的六大
【正确答案是】:B
9.毛泽东提出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初步形成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理论的著作是()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C、《井冈山的斗争》
D、《反对本本主义》
【正确答案是】:A
10.近代以来中国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
A、抗日战争
B、抗美援朝战争
C、中法战争
D、解放战争
【正确答案是】:A
11.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组成中国远征军人缅甸作战。在缅北殉国的中国陆军第二OO师师长是()
A、谢晋元
B、戴安澜
C、赵登禹
D、张自忠
【正确答案是】:B
12.对党的若干重大的历史问题作出结论,使全党尤其是党的高级干部对中国民主革命的基本问题的认识达到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础上的一致的文献是()
A、《改造我们的学习》
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
C、《新民主主义论》
D、《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正确答案是】:D
13.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口号的文献是()
A、《对目前时局的宣言》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双十协定》
【正确答案是】:A
14.1945年昆明“一二·一”运动,吹响了国统区爱国学生运动的第一声号角,在全国范围产生了重大影响。它的基本口号是()
A、“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
B、“反对内战,争取自由”
C、“抗议美军暴行!”
D、“美军退出中国!”
【正确答案是】:B
15.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发起()
A、渡江战役
B、济南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正确答案是】:A

16.在镇压反革命运动中执行的政策是()
A、“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B、“严厉镇压”
C、“不杀、少杀”
D、“治病救人”
【正确答案是】:A
1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的社会形态是()
A、新民主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共产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初级阶
【正确答案是】:A
18.我国把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企业采取的形式是()
A、国营经济
B、合作社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合资经济
【正确答案是】:C
19.1956年4月毛泽东初步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的经验,首次提出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的著作是()
A、《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B、《论十大关系》
C、《论人民民主专政》
D、《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路线》
【正确答案是】:B
20.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思想的领导人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陈云
【正确答案是】:D
21.1970年4月,我国()
A、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B、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C、成功发射装有核弹头的中近程地地导弹
D、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正确答案是】:D
22.1979年3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讲话的中心内容是()
A、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B、实事求是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C、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
D、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是】:D
23.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是在()
A、1999-1-1
B、1999-12-20
C、2000-1-1
D、2000-12-20
【正确答案是】:B
24.中共十七大提出的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指标是()
A、国内工农业总产值
B、国内生产总值
C、人均国内工农业生产总值
D、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正确答案是】:D
25.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
A、腐朽没落的清朝统治
B、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C、科学技术落后
D、闭关锁国
【正确答案是】:B
26.担任中国海关总税务司,掌握中国海关大权达40余年之久的外国人是()
A、赫德
B、义律
C、李提摩太
D、华尔
【正确答案是】:A
27.中日甲午战争后,在《救亡决论》中响亮提出“救亡”口号的是()
A、梁启超
B、孙中山
C、薛福成
D、严复
【正确答案是】:D
28.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由兴盛走向衰败的转折点是()
A、金田起义
B、北伐失败
C、永安建制
D、天京事变
【正确答案是】:D
29.洋务派办的第一个规模较大近代军事工业的兵工厂是()
A、马尾船政局
B、天津机器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湖北枪炮厂
【正确答案是】:C
30.梁启超任主笔办的影响较大的宣传维新变法的报纸是()
A、《万国公报》
B、《时务报》
C、《国闻报》
D、《湘报》
【正确答案是】:B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0分)
1.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基本特点是()
A、敌强我弱
B、敌小我大
C、敌退步我进步
D、敌寡助我多助
【正确答案是】:ABCD
2.构成了后来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基础的是()
A、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规定
B、毛泽东的《论人民民主专政》
C、《将革命进行到底》
D、《新民主主义论》
【正确答案是】:AB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
B、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人民大众与资本主义的矛盾
D、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正确答案是】:AD
4.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三面红旗”是指()
A、总路线
B、“大跃进”
C、“反右倾”
D、人民公社
【正确答案是】:ABD
5.1980年邓小平在《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长期奋斗的几件大事是()
A、维护世界和平
B、实现祖国统一
C、建设和谐社会
D、加紧现代化建设
【正确答案是】:ABD
6.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民族意识普遍觉醒中先进中国人提出的主要口号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救亡图存
C、振兴中华
D、“自强”、“求富”
【正确答案是】:BC
7.以下各项中属于“戊戌六君子”的人物有()
A、谭嗣同
B、梁启超
C、康有为
D、杨深秀
【正确答案是】:AD
8.《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规定有()
A、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B、分设行政、司法、立法机关
C、实行君主立宪
D、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
【正确答案是】:ABD
9.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共产国际代表有()
A、维经斯基
B、尼科尔斯基
C、马林
D、鲍罗廷
【正确答案是】:BC
10.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总结土地革命的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条比较完整的土地革命总路线是()
A、依靠贫雇农
B、联合中农
C、限制富农
D、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
【正确答案是】:ABCD
三、简答题:(本题共5小题,每题6分,共30.0分)
1.简述1931年初中国共产党确立的土地革命中的阶级路线和土地分配的任务。
【正确答案是】:土地革命的阶级路线是:坚定地依靠贫农、雇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保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土地革命的方法是:以乡为单位,按人口平分土地,在原耕地的基础上,实行抽多补少、抽肥补瘦。
2.简述中共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正确答案是】:七届二中全会的主要内容:一是规定了全国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二是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方向。三是在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毛泽东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因此,“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七届二中全会的意义:它正确解决了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问题,为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在理论上和政策上作了充分的准备。
3.简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特征和性质。
【正确答案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征是,实行国营经济领导下的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新民主主义社会在政治上的特征是,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人民民主专政。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建立起来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社会形态。其本质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其特点是非独立的社会形态,其性质是过渡性。
4.简述中共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国内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的分析。
【正确答案是】:第一,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第二,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5.简述《资政新篇》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是】:第一,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第二,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金融等事业;吸取外国的科学技术,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第三,在思想文化方面,提出设新闻官、设“暗柜”,用以监督官员,改革弊政;主张革除缠足、溺婴等社会陋习;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第四;在外交方面,主张同世界各国交往、通商;强调外国人不得干涉天朝内政。
四、论述题:(本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0分)
1.试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基本经验。
【正确答案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人民革命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第一,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是坚持和发展革命的政治基础。统一战线中存在着两个联盟:一个是劳动者的联盟,一个是劳动者与非劳动者的联盟。必须坚决依靠第一个联盟,争取建立和扩大第二个联盟。巩固和扩大统一战线的关键,是坚持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权,率领同盟者向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对被领导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对被领导者给以政治教育,对同工人阶级争夺领导权的资产阶级采取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第二,坚持革命的武装斗争。中国革命只能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作为主要形式。中国共产党必须深入农村,在农村建立革命的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才能逐步地争取革命的胜利。必须建立一支在工人阶级政党绝对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这支军队必须实行一系列具有中国特点的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第三,加强共产党自身的建设。党的建设,必须密切地联系着党的政治路线进行,注重在端正思想路线的基础上,制定和贯彻执行党的正确的政治路线。首先着重党的思想建设,用工人阶级思想克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培育和发扬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和自我批评的作风,在党内斗争中实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针;并创造了在全党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的整风形式等。
2.如何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正确答案是】: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范围的执政党,马克思主义成为指导思想。这些都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的政治前提。第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和巩固了各级地方人民政权,召开了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此基础上,1954年9月,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这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政治方面的制度基础。第三,通过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全国范围建立了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这是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的经济方面的制度基础。

便捷导航

手机版 | 湖北成教自考网 | 湖北成人高考网上报名 | 主考院校 | 学历问答 | 查询中心 | 免费咨询 | 网站声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湖北成教自考网(www.hkcjw.cn)服务中心电话:027-87878802(自考专/本科辅导报名)

声明:以上课程信息知识产权归具体学校所有,本站只作转载

Copyright © 2012-2020 武汉网推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12003621号-5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7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