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酝酿转型:积极面向农村最终走向职业化
2006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总规模比2005年减少39万人次,其中,自学考试学历教育全年报考人次同2000年的1340万相比,减少了390万,但非学历教育报名人次较2005年增长8%……昨天上午,全国考办副主任刘军谊在由浙江三联专修学院承办的2007年民办高校校长论坛上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并指出一度以学历教育为重心的自考已经进入了转型期。
自考面临挑战 “自2000年以来,普通高等教育发展迅猛,招生规模到2005年就翻了三番,这无疑是近年来自考生源减少的主要原因。”刘军谊分析说,“此外,自考生源的提供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同样导致自考生源流失——目前自考生的主体为应届高中毕业生,约占考生的70%左右,容易受高校扩招的影响。但假如像北京这样,生源结构中的应届高中毕业生的比例降到50%,自考生源自然能保持相对稳定。”
积极面向农村 “我认为,自考目前所面临的一系列挑战,势必促使其重新定位,以便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稳定生源。”刘军谊坦率地告诉记者。 据刘军谊介绍,趁着农村劳动力正在向城市转移这一时机,全国考办将把自学考试的大门向广阔的农村敞开,计划建立面向农村的专业和助学两个体系、实施“双证书”制度、重点开展农村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 最终走向职业化 除了向农村拓展,自考还将向终身教育争取广阔的发展空间。“自考今后完全可以以从业、待业人员为主体,但也不排除应届毕业生,实现向职业教育的转换,达到终身教育的目标。”刘军谊解释说。 据了解,自考学历教育的报考层次也发生了转折性变化。从2000年起报考本科层次的考生规模一直持续增加,专科报考比例则不断下降,2006年本科报考比例更是达到了55%。
同时,自学考试非学历项目报考近两年日益火爆。与2005年相比,去年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 |